在近日举行的一次内部会议上,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董事长周金辉针对球队本赛季的表现提出了尖锐而深刻的批评,他特别强调,球队目前最令人担忧的并非与争冠对手的强强对话,而是在面对联赛中下游球队时表现出的轻敌与松懈,周金辉明确指出:“我最不放心的是你们打中下游球队的态度和专注度,今年的比赛里,客场对阵武汉三镇的那一场,就是最典型的反面教材。”
这番讲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北京国安本赛季征程中一个反复发作的“痼疾”——状态的不稳定性和面对不同对手时巨大的表现落差,球队可以在天王山之战中众志成城,与顶尖强队踢得荡气回肠,却也能在看似实力逊于自己的对手身上意外翻船,痛失宝贵的积分,这种“遇强不弱,遇弱不强”的怪圈,已成为制约球队向更高目标迈进的最大障碍。
周金辉董事长所提及的“武汉三镇”一役,无疑是一个极具说服力的案例,在那场比赛中,北京国安客场作战,面对一支正处于新老交替、阵容实力与巅峰期相比有所下滑的对手,全队从比赛伊始便显得准备不足,缺乏应有的紧迫感和侵略性,进攻端传球失误频频,套路单一;防守端注意力不集中,被对手利用简单的反击战术屡屡撕开防线,球队吞下了一场令人失望的失利,这场比赛的失利,不仅仅是积分榜上丢失的三分,更深刻地暴露了球队在精神层面和战术准备上的短板。
这场比赛并非个例,回顾整个赛季,类似的情景屡见不鲜:在那些被认为理应拿下的比赛中,球队往往表现得步履蹒跚,过程磕磕绊绊,结果有时是侥幸小胜,有时则是爆冷被逼平甚至击败,究其根源,正在于一种微妙的心理变化:面对强敌时,全队上下无需动员,自然能绷紧神经,全力以赴,将技战术水平和拼搏精神发挥到极致;而一旦对手纸面实力不如自己,一种轻敌麻痹的思想便开始悄然滋生,从教练组的战术部署到球员在场上的执行,都不可避免地出现松懈,仿佛胜利可以手到擒来。
这种心态上的“傲慢与偏见”是竞技体育中的大忌,现代足球的发展早已证明,联赛中并无绝对的弱旅,尤其是中超各队实力差距逐渐缩小,战术纪律性普遍增强,任何一支中下游球队都具备极强的组织性和韧性,他们往往采取收缩防守、快速反击的务实策略,耐心等待强队犯错,一旦强队自身出现态度松懈、配合生疏的情况,就极易被对手抓住机会给予致命一击,北京国安本赛季多次“阴沟翻船”,正是陷入了这样的陷阱。
周金辉董事长的担忧,正是基于对足球比赛规律和球队长期发展的深刻洞察,一支志在夺冠或者说长期保持在第一集团的球队,其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基石,稳定性不仅仅体现在阵容的齐整和战术体系的成熟上,更体现在对待每一场比赛、每一个对手一以贯之的专注度和求胜欲望上,真正的强队,必须学会用同样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个对手,尊重比赛,尊重对手,更尊重自己平时的每一分付出,能够稳稳拿下那些该赢的比赛,才是冠军相的真正体现。
他的这番讲话,无疑是对全队一次及时且必要的警醒,它超越了单纯一场比赛的胜负,直指球队的文化建设和职业态度塑造,它要求教练组在备战每一场比赛时,必须进行同样充分、细致的准备,绝不能因对手不同而有所区别;它要求每一位球员在踏上草皮的每一分钟,都必须保持高度的专注和投入,用职业的态度去完成每一次跑动、每一次传球、每一次拼抢。
对于球迷而言,董事长的直言不讳也引发了广泛的共鸣与讨论,球迷们爱戴这支球队,不仅希望看到激情四射的强强对话,更希望看到一支始终稳定、值得信赖的球队,一场场不该丢的分数,远比一场强强对话的失利更让人感到惋惜和失望。
赛季仍在继续,前方的挑战只增不减,周金辉董事长掷地有声的批评,应当成为北京国安队重整旗鼓、迈向更高台阶的转折点,球队需要真正将“重视每一个对手”的口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一场场脚踏实地、全力以赴的比赛,证明自己的成熟与强大,只有当球队能够稳定地战胜那些所谓的“中下游”球队时,才能真正宣告自己褪去了浮躁,成为了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强队,这场与自身心态和弱点的较量,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积分榜上的任何一场争夺。
发布评论